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信息网 > 滚动阅读 >
深挖体系建设 提升“软”实力
2019-03-29 09:48:56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

   新形势下,随着装备体系化、体系智能化、智能实战化的发展趋势,软件在作战效能发挥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化作战模式的不但要有管用、好用的装备硬件,更要依托于敏捷、健壮的软件系统做支撑。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以下简称“206所”)夯实体系基础,夯实软件工程化能力,提升产品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作为一项新时期提升装备质量的基本战略。

  明确思路,扎实推进体系建设

  依据GJB5000A标准,206所早在2011年就启动软件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在2013年通过新时代二级正式评价并全面贯标,2016年发布三级体系并试运行,并在2018年顺利通过了新时代认证中心GJB5000A三级现场评价。在八年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206所持续关注软件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组建了以专职软件总师为首的EPG团队,先后引入先进的开发、测试和管理工具,严格将标准要求融入软件研制流程,鼓励组织资产的积累和应用,确保了软件管理体系的扎实推进。

  在新时代认证中心组织的GJB5000A三级现场评价活动中, 206所在组织、资源、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充足保障;软件工程过程组成员尽心履职,在实施组织过程改进的同时给予了项目组有效的技术指导;型号总师、中层领导认识到位,积极参与过程改进和多个项目三级试点工作;软件人员勇于实践,形成了勤学上进的5000A推进氛围,过程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评价组给出了组织级强项的高度认可,标志着206所 GJB5000A的实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落实责任,合力推进软件管理

  206所将标准要求落实到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写入所领导、科技委和业务部门的责任书、责任令,发动全员推进软件体系建设。各级领导统筹资源,从条件保障、绩效管理上充分考虑软件工作,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指导改进;EPG专家认真钻研软件技术,为体系运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产,成为了链接体系要求与206所工程实践的纽带和桥梁;软件项目组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不断加深对标准要求的理解,开发出基于小体量软件的敏捷开发模型等本地化工程方法,为积累组织资产,付出大量汗水和智慧。正是所有人员的履职尽责、全力以赴,确保了206所的软件体系建设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提高认识,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是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推进GJB5000A的历程中,206所通过开展软件问题案例分析、体系要求研读交流、先进实践学习分享,将抽象的软件管理体系要求,与形象化的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类别解读,例如将单元集成与硬件组装类比,让更多员工提升了对体系标准科学性的理解,有效增强了员工的质量意识。

  行百里者半九十,软件工程化能力的提升道远,我们将持续以先进为标杆,加快推进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化建设步伐,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科研生产“四个两”和《加强软件质量可靠性工作若干要求》相关要求,坚持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工程能力提升为抓手,将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业务流程,使软件研制过程可视、可控、可量化。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夯实软件管理基础;解放思想、扭住关键、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不出1%的问题,不做99%的产品,以完满的的软件产品,履行好“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国质量信息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