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信息网 > 家用电器 >
OLED产能快速攀升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2017-09-13 14:47:20 来源: 浏览:

  

  9月12日,“将来电视已来——OLED巅峰嘉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办。此次巅峰嘉会邀请了中国整机厂商、渠道商以及相干专家共200多人参加,合营分享高端电视市场近况以及OLED电视事业拓展偏向。大年夜会还展示了代表全球电视市场趋势的OLED技巧结不雅,让人们体验到将来电视的魅力。

  

  

  本次晃荡由长虹、康佳、创维、LG电子、飞利浦、索尼等整机厂商和LG Display合营召开,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作为指导单位对晃荡做出了全方位的支撑。此外,苏宁云商、国美电器等家电渠道商的重要引导也莅临现场。在OLED巅峰嘉会上,与会者商量了OLED的进步偏向及优势,激发行业广泛存眷。创维集团CEO刘棠枝表示:“电视家当今朝固然处于饱和状况,然则OLED电视在市场上展示了新的价值,将会成为显示家当的冲破口。”同时他还表示,等待经由过程OLED电视进步高端电视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及市场占领率。

  此外, LG Display吕相德社长在现场揭橥了OLED电视的竞争力及新的价值。

  


LG Display扩产能抢市场

  LG Display自2013年开端量产OLED电视面板后,其面板产品深受电视整机厂商的青睐,大年夜LG电子开端,在中国、欧洲、日本的客户敏捷扩大至13家。在9月1日揭幕的柏林国际电子花费品博览会(IFA 2017)上, LG电子、创维、康佳、飞利浦、松劣等全球重要电视厂商,都周全展示了其OLED电视产品。

  全球重要电视整机厂商们大年夜画质、厚度、设计、应用等多种层面,对OLED电视表示承认,并积极推出了多种OLED电视产品。同时,LG Display则进一步经由过程扩大年夜OLED面板产能,赓续进步市场竞争力,以知足愈加广阔的市场需求。

  吕相德社长介绍,在临盆方面,LG Display已经确保了每月10万片以上的产能。同时2017年产能可达180万片阁下,2018年将进一步扩大年夜至300万片的临盆才能,而2020年的产能更是将达到600万片。

  

  彩电行业素来都是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中赓续立异。2017年,OLED迎来周全爆发,家当成长加快,立异性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OLED色彩加倍残暴能干,可以出现完美的黑色和无穷比较度;优良的广视角使OLED远远超出液晶电视,不合地位雷同画质,可以享受同样的出色;别的,比拟液晶,OLED亮度适中、蓝光少,是以OLED电视是舒适的显示产品。最重要的一点是,OLED形态自由优势使其合适各类各样的情况,出现形态万千的设计,是合适将来产品的最佳显示产品。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OLED技巧给彩电行业带来了前所未竽暌剐的变革。可吸附在墙上的壁纸电视(Wallpaper)、屏幕自发声的OLED电视等颠覆以往电视概念的产品的出现,给彩电行业将来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壁纸电视贴在墙上,在待机状况下,它还可以播放图片或者照片,作为家居装潢品来应用;以前的电视机,无论扬声器在屏幕下方或后方,任何声音都是年腋荷琐处所出来,而基于自发声OLED技巧的屏幕,其面板背部安装多个激振器,经由过程震动屏幕来发生发火声音,供给立体声效不雅。除此之外,LG Display还推出了包含80英寸以上的大年夜尺寸产品及8K、透明、Rollable等差别化产品,将赓续为花费者供给更多的价值。

  

  

     

  跟着OLED面板技巧的赓续成熟、新产品品类赓续丰富、临盆OLED 电视的┞符机厂商越来越多,利好消息赓续的OLED展示出了前所未竽暌剐的活力。

  吕相德社长介绍:“LG Display为了可以或许让更多的中国花费者懂得并体验OLED的价值,已经开端在中国重要中间城市开设OLED立异技巧体验馆,今朝正在广州塔内设置OLED标记物。” 他还表示,LG Display一向异常看重中国市场,愿意把最新的产品和技巧率先带给中国花费者,并将会和中国客户一路展开更多的营销及市场推广晃荡。

  

OLED技巧开启全新生活体验


  当天OLED巅峰嘉会上,电视评论媒体HDTV测试的主编兼画质专家Vincent Teoh揭橥讲话并表示:“近期进行的电视画质评测结不雅显示,在比较度、色彩精确度等所有方面,OLED电视的胜过性优势都已获得证实。” 别的,中国有名时尚摄影师及视觉艺术家童梦也大年夜应用者角度上分享了应用感触感染。

  除此之外,晃荡现场还展示了可以比较OLED的构造及画质的体验区,以及包含自发声OLED电视、OLED 壁纸电视(Wallpaper)等立异产品和客户新上市产品的┞饭览区,可让参会者亲自体验OLED电视优势。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国质量信息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