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信息网 > 家用电器 >
乐视否认电视停产 正在洽谈新代工厂或增至7家
2017-08-30 16:02:55 来源: 浏览:

  在乐视网陷入吃亏漩涡之际,孙宏斌掌控的新乐视正在加快制订实现盈利的新筹划,而包管方才确立的新主营营业——电视大年夜屏的稳定性,是重中之重。

  在乐视资金危机爆发之后,乐视的供给链企业富士康以及仁宝电脑接踵被爆出撤朗攀乐视致新。乐视致新是乐视上市平台乐视网的控股子公司,重要承载的昵嘀视智能电视营业。富士康的忽然撤出,宣布合作已有四年的乐视和鸿海关系的决裂。

  日前,乐视网宣布半年报称,上半年吃亏达6.37亿元,同比下滑323.91%。对此,乐视网方面表示,因为受到乐视体系接洽关系方资金状况的影响,同时公司品牌受到必定冲击,公司主营收入出现大年夜幅下滑。

  不过,8月29日,乐视网内部人士接收《证券日报》查访时表示,孙宏斌进入后,上市体系(新乐视)已经完成新一轮整合,整合后新乐视以电视大年夜屏营业为主,将尽快惹人新的合作伙伴,今朝新乐视的下一步目标实现乐视网和乐视致新等乐视上市体系公司的盈利。

  同时,《证券日报》独家记者获悉,为了包管主营营业的稳定性,今朝乐视电视已经逐渐恢复临盆,在与鸿海富士康分道扬镳后,今朝乐视正在洽商新的电视代工厂。

  记者获悉,富士康撤出后,今朝乐视还有4家代工厂,分别为冠捷、毅昌、TCL、中强。而在此轮洽商完成后,乐视或再惹人2到3家电视代工厂,而乐视电视代工厂或最终增至7家。

  电视只是减产并未停产

  彼时,郭台铭与贾跃亭也建立了最坚实的友情。然而五年后,这一友情开端“变质”。

  已进入新临盆周期

  富士康的忽然撤出,一度让乐视电视陷入停产传闻中。

  8月29日,乐视网相干人士接收《证券日报》记者查访时表示:“外界关于乐视电视周全停产的传闻并不属实。今朝富士康确切已经停止给乐视代工,但乐视电视大年夜未停产,只是有段时光产量有所缩减。”

  记者获悉,今朝,一批产品型号为超4X55M生态版的乐视电视已经恢复临盆。该批乐视电视的制造商为乐视致新(天津)公司,产地为姑苏昆山,临盆日期在2017年8月21日。也就是说,大年夜8月21日,乐视电视该型号产品已经进入新一临盆周期。

  对于乐视致新相干人士表示:“今朝,该批型号的乐视电视在本年8月份已恢复临盆,由毅昌代工。乐视会先向代工厂下订单,乐视电视的代工厂完成临盆后会将产品放在库房中,乐视将各型号电视在全球各地进行配货,在朝分型号库存清除到安然范围后,会对响应型号产品重开新产线,这是一个周期,并不是外界传闻的停产。”

  他认为:“合作终止和合约内停止代工是两个概念,部分媒体对此消息解读时有误读,今朝富士康确切已经不是乐视电视的代工厂,两边合作终止。”

  上述乐视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乐视一向以来大年夜未停止和代工厂合作。富士康退出后,为乐视电视代工的工厂一共有4家,今朝正在洽商新的代工厂。”

  洽商细骨气光

  新代工厂会是谁?

  在鸿海撤出之后,乐视正在寻觅新的合作伙伴。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乐视正在为电视寻找新的代工厂,而两边进入洽商阶段。

  乐视电视附属乐视上市体系,由孙宏斌掌控,也是新乐视的营业核心。记者获悉,在两边洽商中,孙宏斌的影响力为新代工厂注入不少信念。

  乐视网与鸿海富士棵魅正式牵手是在2013年,彼时富士康为乐视代工乐视超等电视及互联网机顶盒产品。乐视与鸿海方面曾签订了一项排他性协定。按照协定,郭台铭在中国大年夜陆不克不及再为其他互联网公司制造智能电视。同年4月2日,乐视网披露董事会决定,深圳市冠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乐视致新增资,完成增资后,深圳冠鼎占股乐视致新20%。深圳冠鼎被视做是富士康方面的接洽关系公司。

  本年7月份,有消息称,大年夜2016年开端,深圳冠鼎就已经不在乐视致新的股东名录傍边,股东关系终结。而富士康已经停止给乐视代工,周全清理库存。

  在本岁首?年代,乐视致新宣布2017年的销量目标:“保700万台,力争800万藤?铮2017年的发卖目标是否能杀青尚不得而知。

  不过,在孙宏斌进驻后,梁军接替贾跃亭上任CEO周全掌控乐视上市体系的┞符合工作。梁军表示,今朝,乐视上市体系已对组织架构从新进行调剂,下一步将持续把电视端的运营团队邮攀乐视网的团队做整合,将来全部上市公司的营业全部以电视大年夜屏为主。而同时,他要推敲的是,若何这乐视网、乐视致新这两家尽快盈利。显然,有了稳定的合作伙伴,才是把营业重心放在电视家当上的新乐视实现盈利的重要包管。

  “今朝公司已经寻找到新的代工厂,双梗直在洽商中。具体可否杀青合作,要看两边在好处上可否杀青一致。每个厂家代工电视的尺寸不合,乐视会多择合作伙伴。今朝乐视电视的需求量依旧较大年夜。”乐视内部人士如是说。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国质量信息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